纪录片《河西走廊》该纪录片以时间为线索,跨越了从汉代到近代的漫长历史,梳理了甘肃省河西走廊地区的历史变迁和文化发展。
第一集:使者
主题:主要讲述公元前138年,匈奴对汉朝的包围袭扰迫使汉武帝派遣张骞穿越河西走廊,去往西域寻求军事同盟的故事。
亮点:张骞的凿空之举带来的地理大发现,使河西走廊正式进入了中原王朝的视野。
第二集:通道
主题:张骞出使西域带回的信息坚定了汉武帝打通河西走廊的决心。
内容:讲述公元前121年,年仅19岁的霍去病率领汉朝骑兵三次出击匈奴,全线打通了河西走廊,并使它自此并入汉朝版图。
第三集:驿站
主题:河西之战后,行政与邮驿系统遍布河西,汉朝的势力范围也沿着河西走廊延伸到了西域。
内容:主要透过敦煌悬泉置驿站及其出土汉简,再现长罗侯常惠建功西域的风云往事,展现河西走廊这一战略通道在汉朝经营西域中起到的重要作用。
第四集:根脉
主题:主要从儒家文化的角度讲述魏晋时期,河西走廊对中原文化的影响。
内容:在中原大乱之际,河西走廊以其相对安定的政治环境庇佑了迁徙至此的儒家学者。儒家文化自此在河西走廊扎下根脉,并最终东渐反哺中原,成为隋唐文化和制度的重要来源。
第五集:造像
主题:讲述魏晋南北朝时期,佛教文化沿着河西走廊大规模进入中国的过程。
内容:以昙无谶、鸠摩罗什为代表的佛教徒,以译经、造像等方式在这里弘扬佛法,开启了佛教中国化的历程,同时也为河西走廊留下了宝贵的佛教遗产。
第六集:丝路
主题:讲述河西走廊在丝绸之路上的重要地位。
内容:在魏晋南北朝时期,因中原动乱,河西割据,丝绸之路阻塞不通。西域商人止步于河西走廊,使这里在隋朝初年成为国际贸易中心。
第七集:敦煌
主题:盛唐时期敦煌艺术的辉煌。
内容:从长安来到敦煌的工匠将长安艺术带到了这里,他们在当地世家大族的支持下继续开凿敦煌石窟并绘制敦煌壁画。本集以敦煌莫高窟第220号石窟的营建为例,讲述敦煌石窟如何见证了丝路的繁华并成为大唐盛世的缩影。
第八集:会盟
主题:讲述河西走廊在蒙古帝国时代的重要历史事件。
内容:来自蒙古和青藏两大高原的游牧部落首领在河西走廊举行了一次关于和平的会谈。随着元朝建立,西藏归入中国版图,凉州会盟深刻影响了此后数百年中国的政治与文化格局。
第九集:苍生
主题:讲述明清时期河西走廊的沉寂与复苏。
内容:随着明朝西北防线逐步收缩,河西走廊因闭关锁国渐趋沉寂。本集以古老的嘉峪关城为视角,讲述明清时期穿越河西走廊的东西方人士及其在河西走廊的经历与见闻。虽然这时的河西走廊已与整个国家一同进入沉寂时期,但在风雨飘摇的帝国晚期,新疆危机的爆发及振聋发聩的塞防论再次唤醒了中原统治者对河西走廊及广阔西部的重视。
第十集:宝藏
主题:成立后河西走廊的现代化进程。
内容:丰富的自然资源成为河西走廊复苏的动力,古老的走廊迎来了现代化的工业与机器生产,成为建设蓝图的关键一环。从兰新铁路到兰新高铁,从古丝绸之路到“一带一路”,河西走廊再度迎来崛起的契机。
此外,该纪录片还包含两集综述《致敬河西走廊》,对河西走廊的历史地位和文化价值进行了全面而深刻的总结。
《河西走廊》是一部具有里程碑意义的纪录片,它成功地呈现出了这片土地上的历史与文化、辉煌与沧桑,为我们提供了一个重新审视这片土地、重新认识中华文明的机会。
总共有 0 条评论